近日,全国两会如期召开。达川区人民法院的干警们通过网络、电视、广播等多种途径,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,聚焦两会热点,热议两会内容。
司法警察大队 罗甦:
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法院法警的担当与实践
作为法院的司法警察,我深刻感受到全国两会对政法工作战略部署的深远意义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”“加强智慧法院建设”等关键词,既为法院工作指明方向,也对法警队伍提出更高要求。
两会报告多次强调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”。法院安全是司法权威的基石,法警的安检、值庭、押解等任务直接关系审判秩序与当事人权益。当前,涉诉信访、突发事件风险仍存,我们需以“万无一失、一失万无”的态度,将两会精神转化为“人防+技防”的双重防线。
最高法提出“全面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”,法警工作亦需与时俱进。当前“智慧警务平台”“执行110”建设,推动警务模式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型,以实际行动回应两会“科技强警”号召。
全国两会是政策的“风向标”,更是行动的“动员令”。作为新时代法院法警,我将以“忠诚、责任、专业”为准则,守好安全防线、创新警务机制、厚植为民情怀,为推进中国式司法现代化贡献力量!
刑事审判庭 王俊:
全国两会学习感想——以刑事审判助理视角践行为民初心
全国两会的召开,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,也是凝聚法治共识、擘画发展蓝图的重要契机。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助理,我深感使命在肩。通过学习两会精神,结合岗位实践,我对新时代刑事司法工作的方向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。
一、坚守“人民至上”,以法治力量守护公平正义
刑事审判关乎公民生命、自由与财产安全,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。省人大代表母旭东强调“坚守公正司法,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。例如,在协助法官审理涉民生犯罪案件时,既要严格依法打击犯罪,又要注重修复社会关系,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
二、深化“能动司法”,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
省人大代表洛子布哈提出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化解在萌芽状态”,这与刑事审判中贯彻“枫桥经验”不谋而合。作为法官助理,我深刻认识到,刑事司法不能止于审判,更需延伸至社会综合治理。例如,在协助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,我们联合社区、学校开展帮教回访,推动建立预防再犯机制;针对高发类案(如电信诈骗),通过司法建议助力行业监管,从源头减少犯罪滋生。
三、锤炼专业本领,以“求极致”精神履职担当
刑事审判对证据审查、法律适用要求极高。省人大代表张晓林提出公正与效率要齐头并进,这要求我们既要在程序上严谨规范,又要在实体上精准裁判。作为法官助理,我将通过参与案件研讨、类案检索、撰写裁判辅助材料,不断夯实法律功底。
四、厚植为民情怀,传递司法温暖
刑事司法不仅是惩恶扬善的利剑,更应彰显人文关怀。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们对“司法温度”的呼吁让我深受启发。在协助法官办理被害人救助案件时,我们主动对接民政、妇联等部门,为困难家庭争取多元救助;在庭审中注重心理疏导,尤其是对未成年被害人,通过“圆桌审判”等方式减轻其心理压力,让司法更具亲和力。
最后,在新征程上,我将以各人大代表提出的精神为指引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同理心投入工作,既做犯罪惩治的“守门人”,也做社会治理的“参与者”,更做法治信仰的“传播者”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为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!
(达川区法院)